武昌区调动社会力量共抓长江大保护 在全市首推河湖长制“全覆盖”
行业资讯
武昌区调动社会力量共抓长江大保护 在全市首推河湖长制“全覆盖”
在武昌区四美塘湖边,有一块醒目的蓝白色河湖长公示牌。牌上,四美塘湖长及其职责,四美塘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理目标、管护单位、监督电话、四美塘地理位置及示意图等一目了然。
2017年3月,武昌区把辖区内的2条河流、7个湖泊、4个港渠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配备“民间湖长”,他们都是热爱湖泊、关心湖泊保护与治理的志愿者。
武昌区河湖众多,是全市水域面积最大、占比最高的中心城区,与长江生态密不可分。为系统推进“四水共治”工程,武昌区建立了三级河湖长体系,区委书记、区长任总河湖长,区委常委、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任分河湖长。同时设立街道河湖长和社区河湖长,由河湖所在街道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街道河湖长,由河湖所在社区书记担任社区河湖长。河湖长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河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截污治污、水域管理、堤岸养护、河道疏浚、河面保洁、绿化维护、清障拆违等。武昌现有区级河湖长15名,街道河湖长24名,社区河湖长24名,22块“河湖长”公示牌竖起“责任状”。
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门治水,形成党政主导与群众参与的河湖生态共建共治机制,把“四水共治”工程作为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示范区。除加强治理外,武昌区大力推进“一湖一品”工程,细化7大湖泊功能定位以及紫阳公园景观改造等设计方案。在谋划滨水景观的塑造,打造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滨湖主题功能区,打造高质量的湖泊景观,方便市民“看水、亲水、嬉水”。
同时武昌区计划对沙湖水系进行系统治理,将涉及沙湖水系的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沙湖港、董家明渠等5处水体纳入综合整治范围。力争使外沙湖、水果湖水质得到根本提升。
坚持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去年22个“四水共治”项目成效明显,武青堤(铁机路—罗家港)堤防江滩沿江设施完成搬迁,江南泵站和风华天城等区属配套工程建成,南湖、白沙洲区域排水能力实现倍增。紫阳湖、都司湖等河湖水质稳中有升,水质情况发生好转。2018年武昌区列入“四水共治”建设项目共计15项,计划完成总投资60896万元,其中“四水共治”保供水项目计划投资1.1个亿,改造目标60处小区,其中整体改造29处,维修改造31处,受益户数约10000户。
据武昌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今年将继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坚持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打造长江“最美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