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巡湖守护“城市的眼睛”
行业资讯
十年巡湖守护“城市的眼睛”

爱我百湖志愿者进行日常巡湖
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曾成功制止了破坏塔子湖、龙阳湖、沙湖等湖泊的违规行为,其组织的“东湖排污口大调查”,解决了半侧山排污口的老大难问题,每天减少2700吨污水排入东湖。
近10年来,环保活动不间断推进,志愿者的脚印遍及武汉三镇:在烈日骄阳下,在夜幕间,从一个湖泊到另一个湖泊,找寻污染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走向专业与成熟……
张淑倩是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从事组织志愿者活动的工作以来,很多周末都是在水边度过。
去年,她组织32名河流守望者去监督武汉市的污染水体。每次巡查,都会徒步数公里去观察、发现问题。回到家,第一时间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并跟踪反馈。一年下来,张淑倩共完成巡查约300次。“我们要当好百姓的眼睛。”张淑倩说发现河湖问题是推动河湖治理的关键之一。
去年3月20日,有市民向协会反映,武昌沙湖水面上有几个地笼。志愿者迅速出动,到现场查看,发现情况属实,立即向武昌区水务局反映。水务局随后组织人手现场拆除,并清理现场的偷鱼小船。
“我们协会不仅要持续关注河湖问题,努力提高河湖生态,还要为民间环保力量与政府部门搭建起顺畅的交流平台。”张淑倩说,除了日常巡湖,开展湖泊保护宣教也是协会常年坚持的项目。
伴随着越来越多民众走进“爱我百湖”开设的宣教课堂,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也推动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初心用双脚丈量河湖变化
如今,“爱我百湖”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十几人扩充到数万人,在职教师吴有才,就是一个有着近10年经历的元老级环保志愿者。从2009年参与东湖大调查开始,他的目光一直聚焦在武汉的水资源。
出生于1969年的他说:“小时候条件有限,我们上游泳课都是直接在东湖里。毕业了再去东湖看,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幸福。”
东湖曾经的变化,让吴有才感触较大,也是从那时起,萌生了保护水的意识。吴有才的想法特别简单,能做一点是一点。
巡湖的日子并不简单,常常一走就是十多公里甚至数十公里,最长的一次曾连续徒步10小时。从最开始的步行到后来的骑行,多年来,志愿者们组织的大型护湖活动,他几乎一次没有落下。
在他的带领下,女儿吴清仪小小年纪也开始巡湖。从小学到大学,这个爱轮滑的女孩,被志愿者亲切地称为“轮滑女孩”。父女俩一起见证了东湖水质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美,东湖从武汉的东湖变成了世界的东湖。
“起初巡湖只有几个人,还被人当成骗子,现在不同了,关爱水的人越来越多。”吴有才说,走近水就会更爱水,唤起更多的人关注水,内心也会更加满足。
去年底,武汉公开征集61个重点水体的民间河湖长。相当一部分申请者来自“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
不少市民为自己能成为“爱我百湖”其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当好民间湖长就是我的梦想。”月湖民间湖长文昌植是一名资深湖长,在家闲不住就会跑去月湖巡湖。他常说:“人虽然老了,但梦想不能丢。我的梦想就是通过我的努力,凝聚起全社会更多爱湖、护湖的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呵护武汉166个珍贵湖泊,让武汉变得更美。”